







A:我每個餐廳與每個機構都有明確的理念,員工與管理層只要遵循這個方向,大家有共識後,然後營運就能順暢進行。

A:我不能替其他名廚說話,很多人會在世界各地開連鎖餐廳,但模式幾乎是一模一樣的;而我的每個餐廳從設計、風格,到當地人的需求都不同;即便在巴黎、倫敦、蒙地卡羅、香港…,只要是我的餐廳、都不一樣!當然都有法國料理的DNA ,做法卻必須靈活,譬如香港店的鴨、靈感來自中式烤鴨,融入當地人的文化、可讓他們明白與欣賞,但是在巴黎、鴨就有了不同的做法!我要強調,我的餐廳不是global(全球化)、而是locally-global(在地全球化)

A:一開始挑廚師的時候我很嚴格,我會尋找最有動力、技術能力最強者,當然也要對我們的公司忠心,這樣它們才能明白我們的風格;我會給年輕的廚師在集團裡很多機會,照顧他們、常常推動他們,真心關心他們想做什麼、滿足他們,當然也給他們很好的報酬(此時杜卡斯先生露出一抹微笑…)

A:我們會開在傳統的、有歷史建築裡,不是很大型的,可能約30多個座位,但是我們有很多元的菜單和酒單,海南航空是我們的合作夥伴!
北京的店設計與裝修我可以這樣形容,如同很有心的法國人在中國,菜色的形式可能是中國式的、裡面蘊含的卻是法國精神!我們會融入當地的文化,譬如中國人喜歡SHARE的合菜,我們做的雖然是法式的私房料理,卻以合菜的方式來呈現。譬如利用中國的田雞食材、法國料理的作法,做出很不一樣的菜色

A:法國料理的地位不會危險,因為法國廚師不停地改變與適應新時代,他們不斷進步與改良,譬如擺盤以前看起來很油膩、現在卻很簡潔。
Q:對於有人常拿你與Joel Robuchon等名廚做比較、你怎麼看?
A:1996年侯布匈宣布在巴黎退休,他的餐廳由我來接手,所以我是他的下一代,無法做比較;如果要說我與別人的不同,那就是我的餐廳都是親力親為吧!而不是背後有集團支持、或是假手他人。我認為所有的廚師都必須要先在本土紮根,而不是外國比較紅、但本國卻沒落了!唯有在自己的發源地先站穩、才能走得長久

Q對後輩廚師的建議?
A:OPEN YOUR MIND!(打開你的眼界) !多一點好奇心、多一些自己角度來看料理;我自己對米其林星星已經不是很介意了,但是我認為這樣的評鑑對業界來說是好事,有衝擊、但是也有鼓勵!
責任編輯:Michelle
文: Kate、jacky
攝影: jacky
採訪協力: Alain Ducasse、Laurent Plantier